□劉芬(直屬機關幼兒園)
我是一名酷愛幼兒教育事業的老教師,從教三十余年來,每每看到因為我的表揚而開心快樂、因為我的鼓勵而堅持不懈、因為我的肯定而大方自信的孩子,我的欣慰感油然而生!可見,恰當的表揚給人力量、催人奮進,好孩子就這么夸出來的!表揚要真正達到好的效果,那是一門學問,今天我要跟大家一起交流的話題是“如何正確表揚孩子”。正確表揚孩子我們應該做到:
表揚盡可能具體
我們在和孩子溝通的過程中,盡量去發現細節。贊美孩子的細節方面,會比較有畫面感。比如家長贊美孩子自己穿衣服,我們可以這樣說:寶貝,我看到你先穿上衣、再穿褲子、最后穿鞋襪,非常有順序,整個過程都是自己獨立完成的,我們為你感到高興!這就是非常具體的贊美孩子做了些什么,是怎么做的,幫助孩子有一個清晰的認知。
表揚過程而不是結果
要讓孩子知道只有過程付出了努力,才能收獲好的結果。比如,孩子進行餐后收拾,動作嫻熟、衛生干凈,我們怎么表揚孩子呢?我們可以這樣對孩子說:“老師看到了你在勞動實踐活動中每天堅持打卡,當值日生時非常認真仔細,總是盡最大努力堅持到底,你真能干,讓我驕傲!讓孩子知道老師驕傲不僅僅因為他收拾得干凈,而是因為老師看到了他一貫的努力和堅持。
表揚要及時
贊美孩子一定要及時。因為我們發現陪伴孩子這個過程中任何時機都是教育的契機。如果我們能夠把握住這些時機,它就能夠恰到好處的幫助到孩子。及時的贊美,就是強化孩子優秀品質的時機。
充滿無條件愛的贊美
不要把愛當作與孩子行為的交換條件,不要說:“如果你這樣做,媽媽就更喜歡你,不然就不要你了!”這樣會使孩子為了討好父母,為了父母的“喜歡”而去做某件事,我們應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之所以喜歡他的這個行為,是因為這個行為是對的,父母要讓孩子把注意力放到自己的行為上,而不是其他人的評價上,父母要經常無條件地給孩子以關心和愛,使孩子長大后變得不那么敏感、多疑,而是充滿自信心。
表揚要適度
雖然我們都知道表揚在塑造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,但也并不是意味著表揚越多越好,更不是意味著事事都要表揚。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來說,表揚最好是要“對事不對人”,表揚的前提一定是有值得表揚之處,并且只針對這件事情來表揚。表揚被“濫用”,或許比你想象中更糟糕:比如孩子可能會特別依賴外界的肯定,一旦他的行為沒有得到對方及時的肯定就會變得失落、沮喪;過度表揚也容易造成孩子對表揚的“審美疲勞”,一些孩子還會被這種“廉價”的表揚沖昏頭腦,導致虛榮心的滋長,不利于孩子的進步。
在經典的陶行知四顆糖的故事中,陶行知先生更是把表揚藝術發揮的淋漓盡致,他用自己的教育實踐告訴我們,表揚比批評更具激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