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郭亞微 記者吳志鋒)“你們這個消防通道上不能堆積雜物,要是發生火災的話會影響人員疏散,要馬上整改。”“阿姨,你店里這個滅火器都過期了,記得盡快換好新的,過幾天我還會過來看。”……一句句安全隱患排查時的提醒,劉志偉常常掛在嘴上。
劉志偉是謝坊鎮新建村黨支部書記兼村應急服務點工作人員,村服務點有2名工作人員,都是村兩委干部,主要職責就是落實關于應急管理、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的安排部署,做好轄區內的應急管理工作。
“今年村里應急服務點建成以后,上級部門進一步明晰了服務點的工作職責,細化了我們的工作任務,我們開展工作也更有針對性了。”劉志偉說道。去年7月,謝坊鎮打好“主動仗”,下好“先手棋”,凝聚工作合力,迅速啟動鄉鎮“六有”(有機構、有機制、有預案、有隊伍、有物資)和行政村(社區)“三有”(有場地設施、有裝備物資、有工作制度)標準化建設,健全基層應急管理體系。今年7月,省應急管理廳出臺文件,明確鄉鎮“六有”和行政村(社區)“三有”建設細化標準,謝坊鎮對照細則,整合人員、場地等各方面力量和資源,高標準整體推進,提質擴面進一步完善“六有”和“三有”標準化建設,打通應急管理“最后一公里”,扎實推進基層應急管理體系。
截至目前,謝坊鎮率先在全市全面完成鄉鎮“六有”和行政村(社區)“三有”標準化建設,并完善了相關臺賬,實現鎮級應急管理站和14個村級應急服務點標準化建設全覆蓋,均配有工作人員及相應辦公場所和設施,建成鎮級應急指揮中心1個,配置災害信息網格員61名,村級安全員14名,群防群測員28名;編制了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1個及安全生產、森林防滅火等專項預案9個,編制“多案合一”應急手冊等。
此外,該鎮還建有應急避難場所29處,共計4.6萬余平方米,可容納約2.8萬余人;充實各級應急救援隊伍200余人,建成鎮級和村級應急物資裝備儲備點合計16個,均配備基本生活類、應急處置等應急物資,并建立了應急物資社會儲備機制;扎實開展各類應急培訓演練,2022年以來組織應急救援培訓2次、半專業撲火隊培訓2次、消防演練2次、應急疏散演練1次,開展科普宣教及安全宣傳“五進”活動21次。